返回

冰河时代:觉醒空间异能爆囤物资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63章 龙门,宋家投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电话,宋爱国开始召集宋家的核心成员,紧锣密鼓地部署接下来的行动。他心里清楚,从这一刻起,宋家已然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险与挑战的不归之路。但为了家族的荣耀与未来,他已别无选择。

    在宋家的秘密会议室内,宋爱国端坐在首位,目光如电,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    “各位,老祖已然做出了重大决定,我们宋家将与金玉通力合作,共同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。”宋爱国的声音坚定有力,掷地有声。

    在场的众人开始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有人满脸担忧,有人兴奋不已,也有人始终保持着沉默。

    “这样做真的行得通吗?”宋家的长老都聚集在尔滨军区,其中一人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宋爱国看了他一眼:“此刻我们已然没有了退路,唯有全力以赴,背水一战。天明长老,你带领一队人马,负责收集各方情报,密切关注官方以及其他家族、宗门的一举一动。”

    “是,父亲。”天明长老领命之后,匆匆离去。

    “宋勇,你带领家族的武装力量,随时做好准备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。”宋爱国继续下达命令。

    “明白,家主。”宋勇高声应道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金玉也在争分夺秒地筹备着下一步的计划。他深知,有了宋家的大力支持,自己的实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,但他也清楚地明白,这场激烈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
    在远离尘世喧嚣的龙门山中,龙门派的议事大厅内气氛庄严肃穆。掌门张真人与七星子——天枢子、天璇子、天玑子、天权子、玉衡子、开阳子、摇光子,以及一众弟子们围坐在一起,共同探讨着在当前风云变幻、波谲云诡的局势下,龙门派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    张真人稳坐首位,他身着一袭素雅的道袍,面容清瘦,目光中闪烁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光芒和沉稳气质。他轻轻捋着胡须,缓缓开口说道:“如今,金玉振臂高呼,号召肃清宇内,还我华夏,宋家也已表明立场,全力支持金玉。天下局势风云突变,我龙门派应当如何自处,诸位不妨畅所欲言,各抒己见。”

    天枢子率先起身,拱手行礼道:“掌门,依弟子之见,此事需慎之又慎。金玉此举,虽说表面上看正义凛然,然而与那些强大的势力正面抗衡,风险实在是太大了。我龙门派多年来一直避世清修,倘若贸然卷入这场纷争,恐怕会给门派带来灭顶之灾。”

    天璇子紧接着说道:“师兄此言差矣。如今的华夏大地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,四大家族和四大宗门的腐朽统治,早已让民众怨声载道。金玉的行动,乃是为了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,我等身为正道之士,理应积极响应,助他一臂之力。”

    天玑子微微点头,补充说道:“不错。况且,如今的局势,若我们选择袖手旁观,待金玉事成之后,龙门派恐怕会被世人视为不忠不义之派,届时,在华夏大地之上,我们将再无立足之地。”

    天权子则皱起眉头,忧心忡忡地说:“但我们对金玉此人的了解实在是少之又少,不知他的真实意图和真正实力究竟如何。倘若他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故意挑起这场战乱,我们岂不是成了他手中的棋子?”

    玉衡子沉思片刻,说道:“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在暗中观察金玉的行动,深入了解他的计划和实力,然后再做定夺。”

    开阳子猛地拍案而起,大声说道:“观察?等到那时,一切都为时已晚!我们龙门派向来以侠义为本,此时正是我们挺身而出、匡扶正义的时刻,岂能犹豫不决、畏首畏尾!”

    一直未发言的摇光子轻声说道:“各位师兄莫要争吵。掌门,弟子认为,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得失,但也绝不能忘却门派的初心与使命。拯救天下苍生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
    张真人静静地聆听着众人的争论,脸上神色始终波澜不惊。待众人都说完,他才缓缓说道:“诸位所言,皆有其道理。但我们龙门派传承千年,历经无数风雨沧桑,每一次重大决策都关乎门派的生死存亡。”

    他站起身来,踱步走到窗边,遥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,继续说道:“金玉的行动,确实是一场豪赌。但倘若他真的能够成功,彻底清除华夏大地上的腐朽势力,建立一个自由、平等、公正的新秩序,那将是天下万民的福祉。我龙门派虽以清修为主,但也绝不能对世间的苦难熟视无睹。”

    天枢子问道:“掌门,那您的意思是......”

    张真人转过身来,目光坚毅地看着众人:“我决定,举全派之力投靠金玉,积极响应他的号召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人皆震惊不已。天枢子赶忙说道:“掌门,还请您三思而后行啊!”

    张真人摆摆手,示意他安静:“我已深思熟虑,此事无需再议。天枢子,你生性谨慎稳重,此次行动,由你负责统筹门派内的资源调配与后勤保障工作。天璇子、天玑子,你二人带领部分弟子,协助金玉的军队进行战略规划与战术指导。天权子、玉衡子、开阳子,你们负责组织门派内的防御力量,务必确保门派的安全无虞。摇光子,你带领

第363章 龙门,宋家投靠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